“为富”、“为仁”,历来有两种观点,一是认为富和仁彼此矛盾,只能取其一;二是认为富和仁相互促进,可以兼得。在当今社会,我更认同后者的观点——为富与为仁可以兼取。
“为富不仁”和“为仁不富”是在当时生产关系和时代条件下做出的判断。时过境迁,在当今时代的体制、技术、环境条件下,我们不能再囿于对立的思想藩篱,既要传承仁义之风,又要鼓励合理创富。所以,当下时代需要富仁兼取的正确观念。
富仁兼取,辩证统一。富和仁辩证统一并非当代独有的观点。古代墨子即主张“贵义”、“尚利”的统一。究其根本,富是做事目的之一,仁是做事重要手段,两者不是非此即彼,而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。只要合理处之,可以兼得。中华老字号同仁堂,恪守“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,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”的传统古训,以“货真价实”享誉海内外,就是仁和富兼得的范例。
先仁后富,以仁为先。荀子主张“先义而后利者荣,先利而后义者辱”。孔子说“见利思义”、“义然后取”。只有先义才能有正当之利、长久之利。孔子云:“不义而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”。由此可见,无“仁”则无“富”,不义则不可利。东方如此,西方亦如此。圣经中犹大因为金币出卖耶稣。犹大富在仁先,追求不仁之富,故遭受世人唾弃。
既仁可富,取利有道。我们要追求重仁尚礼,但也要通过奋斗实现富裕生活。不能让割裂“富”、“仁”的观念使中国人“勤劳而不富有”。在为仁的前提下,我们应该弘扬既仁可富,取利有道。袁隆平为农业做出杰出贡献,虽富而无人嫉妒;莫言为中国拿到首个诺贝尔奖,虽贵而无人嘲讽;华为作为民营企业做到世界最大通信设备商,虽强而无人不满。由此可见,只要以光明正大的方式,通过努力取得成功,就会受人尊敬,就应成为楷模。
由此可见,新时代呼唤正确的富仁观念,呼唤富仁兼取的时代风气。(733字)
来源: 网络 作者: 王帅 2014年12月管综真题
关注成都高仕(华章)官方微信,让您备考之路更简单